俗話說:「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三十當自立。年輕時曾經心比天高,可是經歷了人生起伏和歲月磨礪,到了三十歲,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就算我們再努力奮鬥,遇到很好的人生機遇,做出一些超越了身邊很多人的成就,放眼天下,自己依然很平凡。這種現實的打擊,有時真的讓人感到很無奈。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弘一法師晚年說過的一句話,他說:「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
這句話給我很大的人生啟示,立身處世,看透才會自在,放下才會寬心。一個老僧的智慧:人到三十,這三個道理,越早看懂越好。

一、以舍為有,則不貪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人這一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萬般皆帶不走,唯知足,才能常樂
知足者,貧賤亦樂
知足並非不進取,而是一種「知止」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貧賤也能快樂,恰恰源於內心知足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短短幾十年,最多也就是30,000天而已。
等你終老時刻,一切都歸於塵土,什麼也無法帶走。
人生最需要珍惜的時刻,無非就是天真的童年、
激情的青年、享樂的中年、天倫的老年,
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日子,也就短短的幾十年。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種惦記叫:你到家沒 ?
有種心疼叫:別熬夜,睡覺吧。
有種牽掛叫:多吃飯,注意身體。
有種真心叫:我等你 。
有種付出叫:我願意,不後悔 。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