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講的是三種自然現象,又比喻的是為人處世的姿態,也是先輩留下的至理名言。大凡成功人士都說話留有餘地,做事掌握分寸,交 友注意距離,這就是一種哲學思維,關鍵在把握一個度。只有中和恭謙,虛懷若穀者,才能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日積月累,不斷邁向心靈的理想王國。


網上曾有這樣一則帖子廣為流傳: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欲半禪半隨緣;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這其實就是老子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法道自然的處世哲學。陰陽平衡,左右兼顧,便不會顧此失彼,劍走偏鋒,偏頗極端。 “半智半愚半聖賢”,既是做人的思想觀念,也是社會實踐的方式方法。


人 生不順心事,常十有八九,誰都可能碰到。假若你在現實中遇到了各種難題;假若生活欺騙了你,請不要灰心,不要忘記,首先你不要欺騙自己,選擇逃避。消極遁 世,飲鴆止渴,不解決問題。要緊的是你必須正確抉擇,找到合適的應急辦法,豁達隱忍中堅持下去。面對無關緊要的事件、場所,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真 情去擁抱生活。


半畝方塘一鑑開,思想源泉湧流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有進有退登舞台。這好比世情練達的半半先生,行醫占卜,號稱“半仙”,介乎於人神之間,上可縹緲升天,不食煙火;下則腳踏實地,共享天倫之樂,達到游刃有餘的超脫境界。


旅 遊登山,半山亭畔正好歇腳,上則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下則曲徑通幽處,一步一景觀。文武之道,有張有弛,不亦悅乎!記得長沙岳麓山的半山亭,是望江天 的絕佳景點。據當地人言,這裡原為半雲庵故址,古庵已湮沒不可考,相傳鼎盛時庵里的燒火僧耳聞目染,唱出悟佛的半雲歌:

“山半山庵號半雲,半廟半地半崎嶔。

半山芳草半山石,半壁青天半壁陰。

半酒半詩堪避俗,半仙半佛如修心。

半間房舍雲半分,半聽松聲半聽琴。”

 

   

 

1315396053-377926979

 


對一事物一景一地,半半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猶如霧裡看花,如影隨形,似是而非,給人一種朦朧美。正像明代詩人梅鼎祚所寫的看景詩:

“半水半煙看柳,半風半雨催花;

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


彷彿一幅鋪開的山水畫,在雲霧繚繞的仙閣閨房中,走出剛剛揭開面紗的少女,邁著輕盈的碎步,且行且住間楚楚動人。誰又能說這其中不是隱喻著一種做人之道呢?

最能體會遠古先哲中庸思想和道德狀態的還要數清代的李密庵,他的《半字歌》真成了人生箴言。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閒,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餚饌半豐半儉。

僮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後代與桑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佔半。 ”


既是對自己平生的總結,又是勸世的形象經驗。如同常言:五指併攏握拳收臂,是為了更有力地出擊。半屈半就,迂迴求全,舍末逐本,順其自然,這才是做人最大的學問。


红色分隔线 - 伊人 - 在水一方

圖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告知即刪除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全球華人網路居家創業

 

免費註冊了解

 

引爆全球網路商機

 

此系統已在世界各地帮助無數人改變生活

 

限年滿18歲】【台灣20歲
无诚勿试

 

歡迎有意者註冊報名【點擊

 

 報名之後會以簡訊通知您第一步如何做
請務必下載Skype與申請Skype賬號以備所需

 

ds  

 

点击【 Skype 】进入官网开始下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聆聽心靈的聲音 的頭像
    聆聽心靈的聲音

    聆聽心靈的聲音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