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玫瑾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兇狠,父母發現對愛子失控時,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
當他(她)們無奈地說起孩子的問題時,有時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話「為時已晚」,為什麼?
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點。
一、孩子的很多心理問題
都源於12歲之前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方式
我經常從新聞渠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報道:僅因母親對兒子上網的責罵,年僅12歲的兒子自殺。
僅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學習成績優秀的女孩居然跳樓。
因迷上網絡游戲寫了大量網絡日記的孩子怕父親責罵而跳樓,這些父母也許不知道,孩子的行為與他們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如同醫生看著痛苦的病人,許多病人只能感嘆自己的不幸,遇上這種病……事實上,多數疾病都與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盡管有遺傳問題,盡管有環境問題,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同樣。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
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過下列問題:
01.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
如果你亟需掙錢,如果你事業太重要,如果你沒有時間親自哺育,那你暫時一定不適合要孩子,否則,極有可能事業做大時孩子已經成陌路人……
02.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只需要別人關心你、而不願意關心別人的人;如果你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你要考慮一下是否短期要當父親或母親。
0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發展的幾個基本的階段,每階段你需要做什麼來完成對他的「心理撫養」?
心理撫養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養,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養?如果你以為你的孩子生出來後會自然長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為,在現代社會你不教育,電視、網絡會教育他(她),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你再行動已晚——心理發展有關鍵期。
尤其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沒有實驗期,當你終於明白撫育道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期。
二、孩子在依戀期裡,
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許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發現,自己的孩子對自己一脖子的仇視,為此他們感到恐懼,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沒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長大。
很多父母告訴我說,孩子出生後,奶奶願意幫助我們帶,就把孩子交給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們再把他接管回來。
可是,他跟我們就是不親,而且,根本不聽話……原因何在,答案很簡單,青春期出現的隔閡原因在依戀形成期。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個大房間,房間內有兩個鐵架子,一個是光禿禿、沒有任何裝飾物;另一個鐵架上纏滿了絨布,形似一隻母猩猩,地上還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後,觀察小猩猩是吃?是玩?還是要母猩猩?結果發現,小猩猩面對陌生的房間恐懼地叫幾聲,然後就爬上模擬的母猩猩架上,緊緊地抱住。
只有在餓的時候,它才下來,吃點東西後又會迅速爬上去、爬到緊緊抱住那隻毛絨絨的母猩猩。
這一實驗證明:幼小的動物雖然需要食物,但隨後的需要就是對撫養者的依戀,後一種需要超過玩具的吸引。
孩子在一歲內,每當熟悉的面孔出現,再受到熟悉的撫養人的擁抱、愛撫,煩躁的嬰兒可以立即安靜下來;這種依戀和安全感經常得到滿足,嬰兒就會出現愉快、輕松的感受,相反,嬰兒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
心理學研究發現,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長期沒有得到這種依戀的滿足,就容易產生不滿足感、從而產生煩躁、敏感、神經質等性格障礙。
所以,專家建議,對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內),應該保證1-2個固定的撫養人,而不應該總在變換照看者。
鑑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准備懷孕、准備養育孩子時,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備,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帶孩子!不要讓孩子離開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當然,在孩子12歲之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依戀現象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越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與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掙錢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識,更不在父母的事業有多成功,只在你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為他依戀時期(指12歲以內)的相伴時間有多少。
三、孩子言語發育需要愛的嘮叨
言語表達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不善言語表達的人,往往在人際關系上、在社會活動中都表現得較為消極,甚至出現口訥,語遲、自卑等。這種人在需要與人交流或溝通時往往具有障礙。
這種障礙出現在幼年,當人進入青春後期至婚戀期(一般20至29歲)時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尤其是男性,若有這種困難,他會在與異性交流時因無話而僵持、因不知說什麼而顯得為人無味,因不知怎樣讓人開心而自身緊張,尤其當他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時,他會更加焦慮……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無助的前三年,人需要別人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還需要經常看到「人臉」,聽到「人聲」,尤其耳邊要有不斷地愛的嘮叨。
事實上,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只有真心愛孩子的人才會邊陪伴孩子邊嘮叨,即使寶貝拉了很臭的屎,撫養人也是愛意濃濃、嘮叨之中換尿布和清洗。
這種嘮叨,盡管寶寶聽了當時沒有什麼反應……但不可小看這種嘮叨,可讓孩子早早地冒出話語,因為所有的「說」都是在「聽」之後,聽得多才能說得多。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說話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為他或她在一歲半至三歲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內(與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相比),並且身邊總有愛他(她)的親人嘮叨。
相反,當我們發現孩子到了4、5歲見陌生人時,不愛張嘴,不愛叫人的孩子往往是他在3歲前缺乏這種「嘮叨背景」。
如果我們遇見一個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時間內很自然地與人說話、愛說、善說的人,這種人往往沒有社會交往(即與人交流)的困難或障礙。
總結:孩子幼小的時候(尤其1歲半之內)只有物質撫養是不夠的,不管他是否反應,也不管他能否聽懂,撫養人在用照顧表達愛的時候還一定要多嘮叨些……讓他(她)耳邊留下媽媽的細語,父親低沉的音質。
因為這時所有的嘮叨聲音都和你們照顧他(她)並讓他(她)產生滿足而形成的快樂記憶相聯系。那是他(她)今後不需要理由而愛你們、戀你們的基礎之一:熟悉的聲音……
四、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
心理撫養的第一步是情感撫養,可是令許多家長困惑的是:當他們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卻有一天突然讓父母覺得那麼陌生,那麼敵對,那麼可怕……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怎麼有一天就讓警察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是有一天他怎麼就因為說他幾句居然自殺了?有的稍不滿足他就離家出走?
記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親就發出這樣的疑問:「前兩天我和他出門過馬路時他還拉著我的手,怎麼到學校後(是寄宿學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為什麼那麼愛他們,他們還會這樣呢?
原因在於: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可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這種養育起始在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說「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
父母若在6歲之前(最晚別超過10歲)對孩子說「不」,他盡管會因為你的拒絕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滾來滾去。
可是你若等他12-14歲之後的青春期,你再開始對他(她)「說不」時他不會再哭鬧、再氣噎,也不再打滾。
他(她)會離家出走,他會服毒自殺、他會跳樓方式威脅父母,因為那時候他(她)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會自殺」?我回答:那是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
所以,父母的養育之愛要有知性,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
那麼,如何對年幼的孩子「說不」呢?方法是:
第一,選擇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間,一般應該在3-5歲。
在3歲之前,孩子的哭聲一般是他身體痛苦的感受表達,所以哭聲是一種信號,我們要幫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關愛他……
但是,孩子到3歲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哭聲有時不再是身體痛苦,而是一種意向表達。
譬如:你帶他去朋友家,看到別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帶回家;你帶他去商場,看見好玩的東西非要得到,父母不買就大鬧……
當父母發現他的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態一出現,就要有意地對他進行「說不」的教育。
第二,「說不」的環境要講究,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你,而不要讓他在眾人面前、或在其他親屬而前面對你。
所以,無論他在哪裡與你對峙,與你大鬧,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帶回家,最好選擇在臥室內,因為房間裡沒有危險物品。
你將他置於臥室中,將門關上,讓他單獨面對你,他會感受一種情境壓力,然後,告訴他(她)「你今天這樣是不對的!下次不許如此!」
第三,初次這樣做,孩子可能會繼續哭……這時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罵他,三不要在這時給他講道理。因為他還小,很多言語還不太明白;四不要走開,因為要讓他一直感受你不讓步的態度。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著他哭。他開始時會很傷心,還很氣憤,這沒有關系。因為他現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鬧時將頭撞在床腳上。
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這一時間的「堅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態度,不要曖昧要堅決!這對你、對他都有好處。
這種「說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處理行為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也不會心疼,我對你的愛是有限度的,取決於你自己的表現。
所有的孩子都會從中感知你的反應。只要你堅決,他就明白了。
從此之後,他不會再如此辛苦地與你鬧!然後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這種「較量」最早越好。
五、幼小時的耳聞目睹決定人的觀念
我們經常會發現,做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徑庭,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與人的差距經常被人們視為「人的素質」,但這不是人的素質問題,而是人的觀念差異問題。
素質一般是指個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潛質。這種能力或潛質多源於天生的屬性。而決定一個人做某事還是不做某事,其判斷與選擇的關鍵卻在於人的觀念。
許多成年人做完某種不良之事後會出現「於心不安」的感覺,這種不安感就源於人內心的觀念存在。
有人在某事面前會說:「這種事打死我也不能做」!這一定是與他的觀念相沖突的事。人的觀念一旦形成,就會讓人出現「不意識就反應」的行為。
譬如,有人見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事後,有些人想寫篇表揚稿,經常會問救人者:「你當時怎樣想的?」許多類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會說:「我什麼都沒有想就跳下去了。」
他說的是實話。因為那種情境下沒有想的功夫,多耽誤一秒都會危及孩子的性命。這種沒有「想」就「行動」的內心動力就是觀念。
觀念,是人的一種看法。只是這種看法往往發生在「觀」的同時或「看」的同時。人們通常認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對其教育,對其講道理之後才會形成。
但多數人不知:孩子在聽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經在形成某種看法。比如在孩子任性地放聲大哭時,大人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罵。
而是安靜地坐在他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著他的哭一樣,他看到這一幕後就會明白:自己這種故意哭鬧對父母沒有作用,以後他就不會再這樣故意在父母面前發脾氣。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生病,他的父親或母親輕輕地走近他身邊,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額頭,輕輕地坐在他身邊,給他掖緊被子,陪伴著他……這種情境長大的人當其身邊有人生病時,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照顧別人。
如果某天孩子與母親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親要錢,母親沒有說話,無聲地從身上找些零錢交給乞丐,這孩子長大後面對乞丐也會同樣做法的。
相反,父親經常在家中拳腳於家人,這種家庭長大的男孩在處理自己家庭沖突時一定有相關行為;母親經常對鄰居潑口大罵或對人驕橫跋扈的,其子女長大後也會出現人際關系的相關麻煩。
我們還必須知道,在父母的親自撫養中,你的孩子就在復制撫養的觀念與性格,復制他最親近的人的各種行為方式與態度。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親,然後就是父親。一般而言,人的長相大多取自遺傳,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觀念則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談舉止。
所以,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養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家庭中盡顯父母的善良與榜樣,在談吐中表現文雅與謹慎,在處理各種意外事務時有理有節。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的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
免費註冊了解:【 https://guobao8452.fn.xyz/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