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已婚的媽媽,但因為跟丈夫相處多年始終都有些根深蒂固難解的問題,家裡氣氛非常不好。
兩人常常冷戰偶爾還互相動手,所以一直在思考是否該離婚。
可是猶豫的點在於兩人已經有小孩。
一方面擔心離婚會對小孩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若要繼續待在糟糕的婚姻中,又必須持續忍耐。
「到底是不是該為了小孩持續忍耐?」
傳統社會碰到這種狀況,大部分人都會鼓勵她為了小孩要堅持下去。
但這樣的情況下離婚似乎是他最好的選擇。
原因很簡單:因為所謂為小孩好的心情,恐怕僅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認知。
先想想,她含辛茹苦地犧牲這麼多,小孩最後到底得到甚麼?
一個名義上有爸爸、但夫妻彼此冷淡、甚至互相打鬧的「完整家庭」?
這樣的家庭對小孩真的有甚麼成長上的助益嗎?
就算有些微助益,但這犧牲對媽媽而言將是艱苦的。
一旦人們犧牲很大而成就了某個事情,就容易在將來想獲得回報。
這意思是,如果小孩的成長完全如媽媽預期、甚至超過預期,那當然沒事。
可是若小孩將來想「走自己的路」,跟媽媽的期待大不相同時。
就很難避免媽媽不會嘗試干預、不會說出:「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這數十年吃盡苦頭,你怎麼能這樣這樣」的連續劇台詞。
若在成長過程中有碰到父母嘗試干預,他們說出來的一定有「我這麼辛苦」、「我當年沒有」、「我是為你好」等的關鍵字。
這些關鍵字背後代表的都是一個心結 - 一種我犧牲這麼大、你應該乖乖回報的心態。
他們不是不願意快樂,只是她們更享受吃苦所帶來的籌碼累積。
讓自己一輩子扮演一個苦情的角色,才能在將來透過親情來勒索小孩。
到最後小孩的成就反而是最立刻的快樂來源 - 成績也好、長相可愛也好、聽話乖巧也好,都是馬上可以拿來驕之親友的結果。
但當父母需要靠小孩來填補自己的不滿時,就沒辦法讓他適才適性、也就沒辦法讓他自由自在。
會期待他聽話、懂事、期待他能不枉自己這段時間的吃苦。
就算媽媽都不講也不逼,但這氛圍與家中氣氛,還是會產生無形的逼迫力。
上一代的情緒勒索還是會不自覺地介入 - 自己這一輩子所沒有的快樂,會轉換為往下壓的意志力,希望小孩聽話地選擇人生方向、做被肯定的職業、挑選被喜歡伴侶,以回饋上一輩受苦受難的人生。
最後媽媽辛苦一輩子,卻每日疑神疑鬼管東管西;下一代委屈配合,卻也未必快樂。
所謂「為了小孩好」,卻很可能到頭來誰也沒有真的好。
要當一個好媽媽前,其實更該是個快樂的女人。
對人生充滿了正面能量,才能帶給小孩正面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安全堡壘 - 讓他能勇於探索、讓他自在發展、讓他能活出自信又勇敢的人生。
而唯有媽媽自己過得快樂,才能對下一代「真正的放手」。
如果夫妻之間的感情融洽,那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讓他擁有父愛絕對是好的。
可是女方開始會思考離婚,就是因為兩人中間有各類問題存在。
甚至遭遇暴力問題,或是冷暴力的情緒傷害,在那樣的狀況下就算自己強顏歡笑,給下一代的終究是扭曲的東西。
既然是扭曲的東西,那所謂形式上的完整的家、形式上的父愛,其實說到底也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罷了。
還不如兩人分開遠一些,讓彼此處在冷靜但理性的關係中,三五不時讓孩子獨自跟母親或是獨自跟父親感受個別的關懷,這搞不好還比夫妻吵鬧的成長環境來得更佳。
每個人終究有每個人的課題。
無論父母怎麼做,小孩將來還是有他自己得面臨、得突破的課題。
不可能幫別人把人生安排得周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些遺憾 ,終究得靠自己去對抗那些不足。
既然父母不可能幫小孩建構一個完美的環境,那就不該為了名義問題做出過度的犧牲。
如果夫妻關係真有問題,與其擔心小孩沒有一個完整的家,不如更擔心勉強這樣下去三個人的人生將「共同沉淪」的問題。
讓自己是個情緒穩定又快樂的母親,這樣才有力量能妥善地照顧孩子。
而情緒穩定的愛,才能是真正無私的愛,也不會把愛轉變成責任感並在將來希望小孩報答。
如此,親子關係才能圓融,也才能讓孩子在將來有能力愛人,並能大步向前。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的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
免費註冊了解:【 https://guobao8452.fn.xyz/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