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喝茶聊天,問我說:“你覺得什麼樣的生活最好”
我說:“無事最可貴。”朋友不明其意,說:
“既然無事最可貴,又何必忙著寫文章,讀書,講演呢”
這倒使我沉吟了,無事並不是不做事,不生活,
而是做事與生活都沒有牽掛,也沒有變生肘腋,
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
我把茶倒滿,聞到今年春茶的香氣,深呼吸,
讓茶香清洗我的胸腔,我說:
“能這樣無事喝一杯茶,真是人生裡幸福的事呀”
朋友終於懂了,微笑著喝茶,
那專注的神情,使我感到無事的歡喜。
唯有活在當下的人才可以無事,
每一刻都盡情地,充實地,沒有掛慮地去生活,
活活潑潑,歡歡喜喜,全心全意。
一刻無事一刻清,一日無事一日好。
可嘆的是,我們總是花時間去找事來煩,
一清早,找份報紙來煩惱;
上了班,在人事裡煩惱;晚上,找台電視來煩惱;
躺在床上思前想後,思念十年前的情人,
猜測明年公司的方針。
飯吃得沒有滋味,是沒有全心地吃飯;
工作做得沒有力氣,是沒有歡喜地工作;
睡眠不能安枕,是沒有無心地睡眠。
吃飯無事,工作無事,睡眠無事。
真的,無事最可貴。
我剛學說話時,唱過一首台灣童謠。
“食飯也未?食飽也未?食飽緊去做工作。
做工作也未?做好也未?做好緊去困棉被。
困好也未?困飽也未?困飽緊去食碗粿“。
我唱這童謠給朋友聽,唱歌配茶,覺得茶的味道真好。
吃飯是重要的,但吃飽飯就應該去工作,工作做好就去睡覺,
我喜歡這童謠那種無心的態度,所以無事人並不是閒雜的人,
反而是專心的無雜之人。
在禪宗裡,把“無”當成聖旨一樣,
“無門關”裡的第一則,就開宗明義講“無”:
有一個和尚問趙州從諗禪師:“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趙州說:“無” 無門慧開禪師的註解是:?
“參禪須透祖師關,妙路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
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
如何是祖師關只有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
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
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
無門禪師的意思是,“無”這個字是禪宗最重要的一個字,
應該以全身的力量(包括每一個骨節毛孔),
日夜地去參,卻千萬不要把“無”
當成是“虛無“的無或”有無“的無。
無,是執著的破除與思慮的止息,而不是閒散的人。
無,是無心,是離開妄念的真心,是遠離了分別,
執著的自由境界,“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
所以雲,無心是道”。 無,是無往,是不住留,
執著一固定的實體,諸法念念不住,即得解脫。
“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
心無,是無我,是一切萬法因緣生,因緣滅,
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破除我執,則得自在。
無,是無念,是雖修萬行,覺諸相空,
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
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
無這個字是那麼高超,那麼偉大,
幾乎是凡夫所不能企及的。
我們或者難以進入那麼高的境界,
但在生活中體會無事的可貴也不是那麼難的。
我端起一杯茶來對朋友說:
“現在,讓我們全心地來品味這杯茶,
過去的煩擾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煩惱尚未發生,
僅此一念,又有什麼事呢”
無門慧開曾寫過一首名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應該作為所有無事人的座右銘。
其實每天的生活也真像一杯茶,
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
然而善泡者泡出更清香的滋味,
而善飲者飲到更細膩的消息。
依照我的經驗,只有在無事時泡出的茶最甘美,
也唯有無事時喝的茶最有味。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泡茶時是那麼焦渴,
在生命裡也一樣的焦渴呀!
溈山靈佑禪師曾把悟道的人稱為“無事人”就是這個道理,
他說: “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
無妄詐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
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
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 澹濘無礙,
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之人“。
無事的人去除了生命的焦渴,像秋天的潭水,
那樣澄明幽靜,清澈無染,明白沒有掛礙。
“無事不是小言哉!”無事是偉大的事。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的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