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高只有1米5。

最近幾年的日本富豪榜,他不在首位,就名列第二。

他是馬云的貴人,被稱為“互聯網大帝”。

他考慮得長遠一些,徹底考慮一下 300 年后的人類的生活狀態、社會、技術的進化,大約花費了一年聚集國內外的才智來考慮這個問題,今天大致說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他還創造了3周完成高中教育、不到兩年念完圣名學院課程的記錄。但同時,他作為伯克利的畢業生畢業多年并沒有畢業證,原因是他為了回日本等不到畢業典禮的舉行。

他的祖先來自中國福建莆田,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劉宋時一支孫氏始祖孫凝移居高麗王朝大邱。至其祖父孫鐘慶,由朝鮮半島移居日本九州。

他是韓裔日本人。他叫孫正義。

他1957年出生于日本,國際知名投資人。軟件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1973年,他16歲時,越級進入加州伯克利大學就讀,主修經濟。

1975年,18歲在校園內販賣從日本引進一種電子游戲獲利100萬。

1976年,19歲在學校期間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靠賣袖珍發聲翻譯器的專利給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二個100萬美元。

21歲畢業后,因為思念母親,再次橫渡太平洋回到家鄉,并改回自己的漢籍姓氏。

1981年他創建軟銀集團,短短33年成了一個信息技術帝國。美國《商業周刊》雜志把他稱為電子時代大帝(CyberMogul)。2014年9月16日,隨著阿里巴巴登陸美股市場,他的財富凈值漲至166億美元,躋身日本首富。

十四年前,孫正義的軟銀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阿里巴巴身上投下了2000萬美元的賭注。2015年,軟銀所持的阿里巴巴約34.4%股份據估算也因此暴漲到了大約580億美元。(2016年軟銀拋售了部分阿里股票套現)

(備注:折合3000多億人民幣。這筆投資由孫正義主導,投資的主體是軟銀集團;孫正義當前持有軟銀約19.3%的股份)

 

 

以下是孫正義2015年4月30日,在清華深圳研究生院財富管理中心所作的演講——《迷茫之時考慮遙遠的未來》,有刪減。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我是來自軟銀的孫正義,請大家多多指教。

“向世界挑戰”,這是我對我們公司的期望,今日聚集在此的諸位都就職于在世界市場活躍的企業,也都是很有抱負的人。

 

 

要么數碼化,要么滅亡

現在的狀況是:數字化之于許多人,并不是主動進行的,而是走投無路被逼進行的。

特別是最近,日本的家電產業在持續和赤字苦戰。我認為,其原因就是數碼化的動作太慢了。

僅僅組裝零件,就僅僅只是電子化。日本制造的硬件非常輕薄,故障率低,這是日本的傳家手藝,這也面臨數碼化不足的問題。

要讓軟件和硬件融合,一定要活用云技術和大數據,也就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數碼化。

雖有挑戰,但定能打開未來之門。沒有任何挑戰就能面對未來,要么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要么純屬運氣,恐怕也不能長久。但是主動持續挑戰,是自己開拓自己的未來的,我認為一定能取得好的結果。

 

 

迷茫之時考慮遙遠的未來

差不多在 3 年多以前,我提出了軟銀的“30年愿景”。第一次提出“30 年愿景”的時候,是創業之時,我第一次舉行公司早會,除我之外公司員工只有2人,在早會上我差不多說了半個小時的未來愿景,兩個員工都睜著眼睛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奇怪的公司,兩星期過去后2個人就辭職了。

用長長的演講述說公司愿景,會給員工留下心理陰影,所以我把愿景封印在心里了。創業經過了 30 年,我再一次把這個問題擺在員工面前,把至今以來的 30 年愿景述說出來。

一開始,我迷茫于“30 年之后會怎樣”這個問題,然而越是迷茫就越要往遠處看,就越能看清洪流中的未來。我們考慮長遠一些,徹底考慮一下 300 年后的人類的生活狀態、社會、技術的進化,大約花費了一年聚集國內外的才智來考慮這個問題,今天大致說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單片機是晶體管做成的,晶體管靠近和分開,形成了電流,腦細胞也是神經細胞靠近分開、進行記憶與思考,也就是 2 進制,用微弱的電流記憶和思考。

晶體管也是二進制,腦細胞和電腦芯片完全是同一理論。由此推斷,在大約 20 年前,人類的腦細胞數量是 30 億個,按照二進制就有 300 億個組合。300 億個,單片機里的晶體管數量何時能超越這個數,如果我們算一下的話,答案是 2018 年。

按照摩爾定律,機能一定會不斷進化。而人類的細胞從 4000 年前到現在就沒變過。

從現在起 2000 年后腦細胞的數量也不會變,而單片機的晶體管數量在2018年會超過人腦,我們再想想30年后會怎樣,2018年之后的30 年后、更進一步,想想300年后。300年后,就是10的60次方倍,遠遠超過腦細胞的數量,至今為止人類是地球上用腦細胞工作的生命體中數量最多的,而擁有超越人類機能之力的,是單片機。

 

 

晶體管蘊含許多可能性

我們認為煩惱、想象、創造是人類的特權,電腦今后也將擁有自學能力,電腦自己編程的時代將會到來,今后的世界將像是科幻小說一樣,腦構造計算機一定會誕生,能比人類更加敏銳地洞察和發明,搭載這種計算機的機器人會超過人類,不與其共存就沒有未來,我相信人類與優秀的機器人能夠幸福地共存。

人類目前認為不可能而放棄的領域,像災害的救助、看護、醫療、教育等等,都可以由搭載腦構造計算機的機器人來幫助。

優秀的電腦無線連接網絡,通過芯片和人類進行腦內交流,只需在腦中思想就能與對方通信,就如同傳心術一樣。

30年前,手機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我就想到過像如今的智能機一樣,平時隨身攜帶的機器,最近的可穿戴設備,如手表、眼鏡也相繼出現了。

另外,醫療也會大大進步,平均壽命200歲的時代終將到來,300 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是 35歲,大多數人因為戰爭和疾病早早地死亡。300 年后人類的平均壽命是 200 歲,70~80 歲都會被說年輕,未來越想象越覺得接近科幻小說,充滿哲學、宗教等等爭論的話題。

然而一邊想象著 300 年后的世界,一邊煩惱之后,再次考慮“30 年后”這個話題,會覺得基本上是無聊而理所當然的世界。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程度是理所當然的”,討論 300 年后搭載腦構造計算機的機器人的時候,人們的意見多種多樣,30 年后的事與之比起來似乎太平常、引不起議論,但關鍵問題就在這理所當然的 30 年后。

首先是“信息大爆炸”,比如,我們想象一下 30年后的 iPhone 會如何,與現在同樣價格的 CPU 的能力大約會是現在的 100 萬倍。

雖然不知到那時候,iPhone 還存不存在,但 30 年后的智能機平均的記憶容量會是現在的 100 萬倍,通信速度是 300 萬倍。

100萬倍是什么概念呢,那是裝入了是人類大腦 10 萬倍的晶體管。

2018年以后電腦會超過人腦,30年后就是遠遠超過,這樣的話,就能夠放進 5000 億首歌曲、3.5 億年份的報紙。這樣的“超級智能機”今后將會出現,這樣的終端本地的處理能力已經如此,云端會如何呢?這又完全不一樣了,通信速度達到現在的 300 萬倍的話,本地和云端之間的連接速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無限大的云端將把地球大大拓寬,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方式。

 

 

“云會成為人類最大的資產”

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生活記錄,被保存在云端。“實時翻譯眼鏡” 30 年前就取得了專利,當然遠在谷歌眼鏡之前,今后的云技術中,在通信的瞬間完成自動翻譯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教育當然也會大大進化,全世界的孩子能與世界各地的孩子說話、語言不通也能自動翻譯。醫療也會發展到高水平,無論你是住在孤島還是住在沙漠,也能瞬間接受世界最尖端的醫療服務。工作方式也會進化,能瞬間連接許多東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云會成為人類最大的資產。

軟銀也開始將云技術作為最大資產而活用起來,云和大數據相混合,能形成更加有益的形式,為市場服務、解決問題。軟銀首先從自己開始,活用大數據,解決自身的問題。首先改善信號,為了更好服務軟銀的用戶,我們讓信號更良好,建立更有效率的基站。

我們做了一件世界首創的事,獨立花費了1個月時間,收集了7.5 G的數據,數據從智能機App 上獲得并分析,用戶網絡的改善。用戶在何處、何時、幾次接入網絡、連上了沒有……我們進行了種種分析,也分析了競爭對手的用戶的連接狀態。這是世界首次,人們在哪個店里會進行怎樣的行動、周五的 18 點到周日的 10 點都干了什么……一切都用數據進行分析。

我認為這樣才能進行真正的改善,才能分析哪里有問題,障礙在哪里。舉個例子,我們常在 IT 雜志上看到“調查了 200 個地方”“問了 1000 個人”,然后進行分析,但從沒看過分析 7.5 億人的雜志,因為這樣很花錢,也沒有相應的技術。

 

 

移動設備的流行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軟銀在工作方式上也配合云技術,率先進行了改變。iPhone 推出至今已有4、5 年了,我們給全部公司員工都配了一臺,iPad 出來的時候也給所有人配了,全員可以隨身攜帶、連接云端,利益增長并不是偶然的事,對于未來的云,不活用 iPhone 是不行的,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各種各樣的工作,郵件也通過GmailCloud 化了,各種各樣的報告也 Cloud 化了。

不僅僅是我們,和我們合作的企業也在活用這些。JR 上配了 7000 臺iPadmini,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閱讀喜愛的內容,醫藥公司利用視頻提供醫生的情報、misawa home(房地產公司)利用 iPad 進行工程管理、三和 shutter 也在工作中引入了 1400 臺 iPad,利用視頻等手段,讓人們能實際體驗閘門開關的速度。

軟銀公司內已經實行無紙化,也不用打印機,除了契約性文件和向政府提供的文件,已經全面無紙化了,開會也是用視頻介紹,公司內有專門制作視頻的團隊,presentation 的方式也改變了。利用 Google Apps 在世界各處商談……

 

 

向世界挑戰,我們看見了新的風景,是不挑戰則見不到的風景。

今后讓我們繼續我們的征程,正在積極進行數碼化的企業,讓我們繼續挑戰信息的革命,世界的工作方式也會發生大的變革。

為什么要行動呢?只因這是為人們提供幸福而不得不進行的事。

這就是我今天的演講。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Post (48)

 

 

歡迎有意者點擊【現在就免費註冊】瞭解詳情

 

d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