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害怕某些東西,像恐高症、廣場恐懼症、異性恐懼症等、密集恐懼症、人群恐懼症等等。恐懼用心理學解釋就是一種集體潛意識和印刻現象。
在這個信息迅速變化的時代里,也出現了一個新的恐懼,就是電話恐懼症。
chenfeng網友案例:「因為工作關係需要常常與其它部門溝通,詢問意見,協調事務運作等等。可是每次打電話前就會掙扎個幾分鐘,在心裡先擬好草稿。
等到終於打電話時,希望沒有人接聽;電話接通后,說話開始口吃;說完電話了,會有點虛脫,莫名的壓迫感。
其實打電話是很方便的,可是我能拖就拖,寧願發郵件,或直接找對方面對面談。請問有沒有人和我有同樣情況呢?如何去克服?」
那什麼是電話恐懼症?
電話恐懼症,是一種新型的神經症。電話作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聯繫工具,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有些人打電話時會出現焦慮、緊張不安,口吃,語言組織崩潰,說不話來,有些人聽到電話鈴聲就會產生心跳加速、煩躁不安,害怕接電話。
這種恐懼的情緒不知道給多少帶來了困惑和擔心。
恐懼背後總有原因
恐懼,是人的一種情緒。情緒的產生總是有原因的!
信息時代為何產生了電話恐懼症,其實跟電話本事無關,跟人有關。
一、地球村好不好?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網絡和電子通訊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現在的人們已經離不開網絡和電子通訊了。
曾經就有人提出「地球村」的說法,而這一說法已經實現很長時間了。
因為網絡的興起和電子通訊的發達,人們不在因為溝通的不方便而擔心了。
方便是方便了,可是溝通的質量卻變化了!
外出工作的人不在像以前那樣有着思家的心,一個電話就可以聽到家人的聲音,久而久之就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家裡的父母越來越孤獨;
年輕人不在像以前那樣為了愛情而寫情書,書箋傳情的浪漫,那優雅美麗、真誠的文字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短訊和網絡通訊設備,冰冷的屏幕,彼此看不見對方的心;
同學、朋友間不會像以前那樣見面擁抱握手,同塌而眠,因為隨時都可以用電話聯繫,這或許是好處,卻拉遠彼此的心理距離,你會看到一聚會大家都在玩自己的手機,卻無言相對;
有很多戀人、夫妻因為覺得感情好,現在通信也方便,於是分開兩地。
每天晚上不是耳鬢廝磨,取代的是電話,那些遙遠的聲音。
等到回到一起時卻無語可說了!
道家說天地陰陽,萬物有好有壞,你會發現以上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人們不再需要當面說話了。
這種遠距離,無表情,無視覺的溝通,造成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溝通之中的情感分量大大減少。
一旦當人發現自己在電話裡頭可以滔滔不絕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吞吞吐吐時,就會突然感到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然後想去改變,但是習慣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生活中受挫了,但回到電話里又好,於是自己開始自責,討厭,對電話產生了憎恨的情緒。
這是一個強大的心理負能量,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生活中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卻莫名地對電話產生了厭惡和恐懼,害怕再回到過去。
二、你害怕的不是電話,而是電話那頭的人!
人在情況明朗的社交環境中,最容易做出正確決定,面對面交流,除了聲音以外,還有面部表情、身體姿態、環境等因素可以幫助你判斷,而電話中很多情況不明,可控制因素變少,人往往採取保守的態度。
而電話的另一方,就是一個情況不明的「未知」。
因此作為主動期望用電話聯繫的一方,就會對未知的人際環境產生顧慮和猜測:對方要是正在忙怎麼辦?
對方對我的意見不感興趣怎麼辦?
對方要是正在氣頭兒上怎麼辦?
對方拒絕我怎麼辦?
尤其當電話是打給重要客戶或上司時,這種潛在的憂慮更讓人猶豫不決,生怕時機不對撞在槍口上。
通常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怕給陌生人打電話
怕給陌生人打電話的起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常常並不在於對方如何,而是在於我們自己對自我的習慣性貶低。
有些人總是在打電話之前,對自己很多負面假設,
例如:不被別人認同、不被別人喜歡等等。不難想像,總是背着這些負面的假設,與陌生人的電話交往一定是一件非常「壓力」的事情,能有的心態自然是能逃則逃,能避則避了。如果不幸遇到其中一種情況,就會大大加重自己害怕,同時也是對自己害怕打電話行為的一種強化!
2、既怕打又怕接領導的電話
與同陌生人通話不同的是,怕給接打領導電話可能會有兩種心理在作怪:一種是懼怕權威。如果我們從小就在某個「權威」的影子下生活,那麼工作之後過去的經驗還會遷移到工作中來。
另一種則是在領導面前力求完美形象,由於總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別人面前,結果就會放大了對不完美的關注,總覺得還不夠好,導致的結果就是不願把不完美的自己呈現給領導。
3、怕給所有人打電話
怕給所有人打電話其實是選擇放棄了打電話這種社會溝通方式,人類的功能具有「用進廢退」的特點,某種原因之下我們放棄了一種能力,而這一功能久而久之地不用,結果可想而知。
儘管我們也有很好的補償能力,就算不用電話這種方式照樣可以生活,就好比某些盲人雖然眼睛不行,但觸覺會特別敏感一樣。
但是,這種沒有「殘疾」卻自己把自己弄「殘疾」了的做法總歸不是值得推崇的可取之道。
選擇「放棄」不僅僅是丟了功能,還輸了「心態」,要評估下來,後者的危害就大得多了。
三、性格因素
電話恐懼,人們往往採取的措施就是逃避。把逃避作為一種行為方式的應對,其實這跟人的性格是有關係的。
一個性格內向沉默的人與一個性格外向開朗同時面對一群人,變現出來的行為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極力想逃避,一個是接受融合。
所以,在電話恐懼症行列里有一群是這樣的性格:內向、靦腆、不苟言笑、依賴性強、膽小、幼稚、沉默寡言、懦弱等,對於他們來說人際交流是困難的。
有這些性格的人更容易觸發電話恐懼!
有電話恐懼症怎麼辦?
恐懼的情緒總是讓不安的,會影響一個人生活。電話恐懼症對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有患上電話恐懼症該怎麼辦呢?
1、系統脫敏法
不要把改變這種狀況僅僅看成是多了一種溝通方式,改變的意義在於我們努力保持自己良好社會適應的心態。
試着尋求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心理治療中的系統脫敏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脫敏方法通常包括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掌握一些放鬆技巧;
第二步,把自己對打電話的恐懼情境劃分等級;
第三步,讓自己想像引起恐懼的情境,同時進行放鬆訓練。
最後則要在實際情境中反覆練習,逐漸從過去對打電話的害怕中脫敏。
當然,這個方法如果能夠有專業的心理人員幫助,那麼改變的過程會更容易實現些!
2、心理暗示法
首先要微笑,在你打電話的時候保持你的微笑,這樣心情自然會放鬆,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緊張的情緒引起的無法說話自然就會減輕了,然後還要不斷暗示自己可以,增加自信,告訴自己能做到克服電話恐懼症。
3、直接法
害怕電話當然不是害怕電話本身,而是有其內在原因。
因此調整你的心態,查明自己對電話恐懼的真正原因,然後從原因着手,給自己信心,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懼情緒。
可以試着每次打電話給別人之前,給自己打個草稿,把要說的內容用筆寫在紙上,內容越全面越好,然後電話通了之後照着寫下的內容慢慢說。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的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
免費註冊了解:【 https://guobao8452.fn.x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