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417    

情緒好的孩子有能力調動五感來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然後知道怎樣的言行舉止在和別人的互動中是有分寸的,是被接納的。

相反,孩子的負面情緒太多,內在很亂,他就沒辦法在最好的年齡裡鍛煉這些分辨能力。

 

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在大量觀察中發現,父母親對於孩子力量的掌握、知識的學習一般都很有耐心,比如孩子學走路,可以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反復練習,父母給了他很多時間和耐心,但對於情緒的學習,父母親卻沒有那麼多耐心讓孩子跌倒、受傷、感覺疼痛,然後再學習。

 

這可能是基於我們的一個錯誤認識:孩子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

如果孩子表現出膽小、生氣、嫉妒,我們就會認為自己這個媽媽當得不夠好,所以總是企圖避免和掩蓋這些情緒。

不舒服的負面情緒,要提醒孩子什麼事情需要改變,這樣他才有機會去學習應對、處理的方式,學著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目前的狀態。

 

 

 

 

一、孩子有情緒後,通常會有兩種表現:

01隨意發洩出來,傷害別人,最後導致別人排斥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02用生命力來壓抑情緒,導致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受到幹擾。

 

 

二、如何進行情緒管理呢?說起來也很簡單,一次完整的情緒管理訓練一般包括下面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覺察到孩子的情緒

這種覺察情緒的能力是進行情緒管理訓練的基礎,它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是感知自己的情緒,其次才是感知孩子的情緒。

培養自我情緒感知能力,不僅要感覺到某種情緒,還包括接納自己的情緒。

因為一個准自己發怒的母親,才有可能准許孩子有同樣的情緒;一個認可自己悲傷情緒的父親,才更可能坐下來聆聽孩子的悲傷。

 

你可以相信,任何父母都可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會犯錯,會向孩子發脾氣。

不過,在你發脾氣後,千萬不要錯過回頭修復關係的時機,請你一定要選一個合適的機會,告訴孩子: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怎樣的感受,而此時你又是什麼感受。

這樣做的意義不僅在於重建情感連接,還在於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如何處理後悔和傷心等情緒的榜樣。

 

對孩子的情緒保持警覺的父母,往往能夠通過孩子在角色扮演遊戲中表現出的恐懼,看見孩子真實的情緒,繼而跟進這些情緒,給孩子以安慰。

孩子的緊張情緒還可能通過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暴飲暴食、厭食、做噩夢、蕁麻疹、頭疼、胃痛等方式表現出來。

 

 

第二步:把握機會

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當孩子發脾氣時,碰到困難時,成績下降時,和好朋友鬧翻時……

你們是怎麼做的?你們是因為孩子而焦躁?還是理解孩子,和孩子共情?

其實,一個孩子在傷心、生氣或害怕時,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時候。

認同孩子的情緒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這個安慰自己的能力將讓他受益一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盡力避免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以為它會自然消失;或者不把孩子的消極情緒當回事兒,總覺得小孩子哪有什麼煩惱,他們就應該天天樂呵呵的才對。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不那麼回事。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標注自己的情緒,只有當孩子感到被人理解時,消極情緒才會逐漸消融。

 

而且,我們做父母的,需要有一雙閃亮的眼睛,當孩子出現細微的情緒時,我們就應該積極應對,而不是等到他進一步升級。

 

比如,12歲的孩子因為最好的朋友得到了他在球隊渴望的位置而妒火中燒,你最好幫助他把這種「嫉妒」的情緒說出來,而不要等下周兩個孩子見面時讓這種情緒升溫、沸騰。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順暢的親子溝通關係和固定溝通的習慣。

16341769  

第三步:傾聽與認可

當把孩子情緒化的時刻,當作與孩子增加親密感並教他如何解決問題的機會時,我們就準備好進行情緒管理訓練的下一個步驟了,這個步驟或者也是情緒管理訓練中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感同身受地去傾聽。

 

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傾聽,需要我們認真地聽,在聽的時候懂得用眼睛去觀察孩子的行為,捕捉他們情緒發出的信號;

懂得通過自己的想像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體會他們所處的情形;

懂得用安慰性的話語、不帶任何批評地去回應自己所聽到的一切;

懂得幫助孩子標注自己的情緒;

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孩子體會到的一切。

 

問題是,我們似乎很難做到每次都感同身受地傾聽。我們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忽略孩子的一些感受。

記得有一次,我兒子正在跟我分享他改裝拼接飛機的心得,正好那時我腦子裡想著別的事兒。對於他的每一句「是吧?」,我都機械地回答「嗯」。

他看出了我的不專心,生氣地拉我的手,「媽媽,你不能只說『嗯』,如果你再說『嗯』,我就再也不跟你說話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專心。

 

 

 

 

其實,高品質的傾聽是需要技巧的。

關注孩子的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和姿勢;

與孩子眼睛平齊,深呼吸,放鬆,專注,讓孩子覺得,你把他的想法當回事,並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

避免提出一些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句,比如「是誰把燈打碎了」,這樣的問句看起來是個圈套,孩子為了自我保護,很容易撒謊來推卸責任。

簡單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往往比提出試探性的問題更有益於對話的展開。句式是「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緒。

16341770  

第四步: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在孩子感受到情緒時,幫他們為情緒貼上標籤,或者說,幫孩子給他們的去情緒起個名字,如嫉妒、緊張、擔心、傷心、生氣、害怕。

這些詞語幫助孩子把含混不清,令人害怕、不適的感覺變成了有界限、可以被定義的事物,並逐漸認識到,它們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會經歷憤怒、傷心和害怕等情緒,並完全能夠獨自應對。

 

為情緒貼標籤這個環節離不開「共情」。

當看到孩子眼力充滿淚水是,我們可以問道:「你感到很傷心,對嗎?」如此一來,孩子不僅理解了自己的情緒,並且知道該用什麼詞語表達自己這種強烈的情緒了。

而且,孩子越能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就越能促進情商的發展,所以,能幫孩子一語中的地貼上情緒標籤就非常重要。

 

 

第五步:劃定界限,解決問題

可以說,在情緒管理訓練法中,前四步都是鋪墊和基礎,而這一步是一個昇華。

如果沒有完成前面的四步,直接解決問題,那麼往往事倍功半;

而如果只做完前面的四步,而放棄了這一步,那麼可能孩子的情緒當時也得到了緩和,但是很多問題最終並不能得到解決。

就像看《頭腦特工隊》,總覺得意猶未盡。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環節需要怎麼做吧!

 

 

分為5個步驟:

劃定界限,告訴孩子情緒雖然沒有錯,但行為不正當;

確認目標,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自己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他想要通過剛才的行為獲得什麼結果;

引導孩子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個步驟推薦用頭腦風暴的方法;

評估解決方案是否可行,你可以問孩子「這個方法合適嗎?」「別人會有什麼用的感受呢?」

協助孩子選擇一個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不仅味道极佳

更符合身体对完整营养的要求

18839550_755201417985653_5041450318120499591_o - Copy

 ------------------------------------------------------------------

279255

免費註冊了解:【 https://guobao8452.fn.xyz/

微信图片_20180408163122 29597511_10204475114034911_8690025892829244929_n


arrow
arrow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