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孩子須知/親子教育 (1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424071407-1163998551_m    

兒子深夜敲開母親的門,母親這樣將兒子搞定了,震驚無數人!

兒子上高中兩個月了,剛剛進行完入學的第一次統考。晚上回家,他敲開母親的房門:「媽媽,我睡不著,你能和我說說話嗎?」

「可以,你說吧!」

「你對我的成績滿意嗎?」

「你對你自己的成績滿意嗎?」

「還行吧,感覺挺有自信的。」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xresdefault    

老人习惯待在农村,儿子一家三口都住在城里。奶奶进城一次不容易,于是特地准备了很多土特产,还去集市上买了些土布材料,回到家一针一线的缝起来,细心缝了好久之后,终于终于做好了3套衣服,老人心想,进城后给10岁的孙女穿上,定会喜欢。

千里迢迢进城后,奶奶满是皱纹的手上递过去3套衣服,孩子一看这三套衣服,不是大红就是大绿,跟商场的漂亮裙子没得比,于是进了房间就丢在凳子上,孙女寻思着如何处理这些衣服。妈妈在阳台大喊说洗衣机漏水了,孙女抓起凳子上的衣服就跑到阳台,丢到地上当起了抹布,看到抹布是奶奶刚带来的衣服,这个妈妈竟然笑了笑没责怪孩子。

 

好妈妈养出好孩子,坏妈妈养的孩子没教养,说得很对。

 

房间里还为进城兴奋着的奶奶毫不知情。正当一家三口洗澡后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老人去了阳台晾衣服,呆了很久都没出来,不知过了多久,老人眼圈红红的走到客厅,跟孙女说:“妞儿,那三套衣服奶奶搞错了,是奶奶自己的衣服,给你做的那三套,奶奶老糊涂给忘记在农村了。”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媽媽教育學院~我教你怎麼帶孩子  

   

適當的距離是最體貼的關心

如果你願意跟我們說,你就會說,如果你不願意告訴我們事情的原由,那我們也就不會多去追問了,這是你的隱私,就算你跟我們說了,我們也不會去評價你的行為,因為這是你的行為,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指教,這是一種尊重。

 

不過分關心,但也別絕對冷漠

是不是美國人這種過分尊重他人行為的作為,反而造成了社會更加冷漠呢?只是過分的關心,又會讓人感覺不舒服,這其中分寸的拿捏,還真的是個大智慧啊。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媽媽教育學院~孩子打人 又不肯道歉怎麼辦?  

   

◎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楊媽媽告訴我,小一的孩子在學校打了人,孩子說是同學一直罵他,起先他是罵回去,後來氣極了才打他一下肚子,老師當然罰了孩子,但楊媽媽問孩子有沒有道歉,孩子說沒有,為什麼呢?孩子說:「他活該,誰叫他罵我。」接下來無論她怎麼說,孩子都不肯道歉,最後在旁邊一直沒講話的爸爸生氣了,打了孩子三下屁股,這一晚,小孩和大人都在不愉快的情緒中就寢,楊媽媽非常煩惱,因為她知道孩子仍舊不會去道歉,這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究竟怎麼了?

                  我問她這是爸爸第一次打孩子嗎?她說不是,不過也不是常打啦,她說他們夫妻都知道打小孩不好,實在是忍不住,打完也很後悔,她又問:「可是這跟孩子不道歉有什麼關係?」表面上是沒關係,但實質上有關係。

 

                  小孩知道他被打是因為自己有錯,他接受了「犯錯要被處罰,包括被打」這個價值觀,現在他的同學一直罵他,他認為他的同學有錯,有錯被打怎麼可能是錯的?既然同學該被打,自己為何要道歉?孩子正身體力行這個平時學來的價值觀,對孩子而言,他的價值觀非常一致;倒是打了同學卻被老師處罰造成孩子的疑惑,他感到自己似乎沒有那麼對,但他又不知道自己哪裡有錯,於是他有了委屈,是這個價值錯亂帶來的委屈感,讓他不願意道歉。

 

                  那現在怎麼辦呢?很簡單。請爸爸先為打孩子的事情向孩子道歉,並告訴孩子,人都不應該打人,爸爸媽媽就算為小孩好也不應該打小孩,保證以後都會用說的。接著,不要那麼快就繼續談學校那件事,過兩天再談也不晚,不然敏感的小孩會認為爸媽是有目的才說這一大堆話,反而會變得更加防衛。事實上道歉真的不嫌晚,有誠意改過甚至比口頭道歉更重要,爸媽千萬不要執著於形式。

 

VMAlife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不仅味道极佳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媽媽教育學院~孩子又怕又愛聽鬼故事,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

林媽媽( 以下簡稱「媽媽」)我兒子今年升上小學四年級了,膽子卻好像愈來越小,怕痛、怕黑、尤其怕鬼,常常不敢一個人去上廁所,也不敢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請問,該怎麼辦?

 

陳生慶(以下簡稱「陳」)面對孩子的害怕,第一步,請先破除「膽小鬼,羞羞臉」這句深植在我們文化中的迷思。

怕痛、怕黑,都是屬於「自然的恐懼」。面對危險和未知時,膽小是件好事。人會害怕,是一種自我保衛機制,這是人的能力裡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小孩凡事都不顧慮風險,反倒讓人比較害怕;另外一種害怕是「不必要的恐懼」,怕鬼,就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人工添加」的莫名恐懼。

 

不論是哪一種,都請先試著接納孩子的害怕,而不要否定他的感覺。譬如,用「

我猜你很害怕,沒問題,我陪你!」取代「這個有什麼好怕的、你怎麼那麼膽小、你看別人都沒事…」。一旦我們有情緒,會讓孩子除了原本的恐懼之外,還要承擔另一層害怕─怕被嘲諷、被責備、被否定,這樣反而就更難勇敢起來。

 

媽媽:哎呀,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他的害怕。但是,只要接納害怕的感覺,就能解決他會害怕的事實嗎?

陳:害怕是非理性的,在那個當下,孩子就是個需要被協助、被陪伴的人,當他的感覺被接納之後,安全感才有可能慢慢建立起來,情緒先被充分照顧了,才會有理性的空間可以探討,真實的問題是什麼。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媽媽教育學院~緊急救命!5歲女童被拐後機智脫險,只因為跟路過警察說了「一句話」...你一定要教孩子這樣做...  

 

一名5歲女童在上學途中,被一名有暴力傾向的、疑似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強行帶上高速公路!

在危險的境況下,小女孩臨危不亂,機智勇敢地和強拐人周旋,抓住機會主動向警察求救,最終毫髮無損地回到了父母身邊!

整個脫險過程驚心動魄,堪稱兒童“防拐教材”。

 

救孩子的保命招,就是...

整起誘拐事件的過程,女孩是這樣做的...

 

1、孤立無援時,不要過度反抗

五歲的女娃在面對明顯有暴力趨向的成年人,沒有激烈抗拒,而是靜觀其變,等待機會逃脫。

這避免了刺激嫌疑人,保證了自身安全。

 

2、發現警察出現,迅速掙脫求助

女娃對警察的外觀標識特徵、職業身份有清醒認識,概括為三句話:

認識警察

知道警察是幹什麼的

知道有危險要求助於警察

 

3、抱著警察的腿哭喊“她不是我媽媽”

抵達現場時,警察並不十分確定該女童就是報警所稱的“失踪女童”。

但小女娃一句“她不是我媽媽”,使現場民警迅速做出判斷,將嫌疑人隔離並控制。

 

4、準確描述被拐過程,排除語言干擾

「我早上要上學,她把我帶到這裡來了……」

正是因為小女娃對被拐過程清晰、準確的敘述,才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語言干擾,迅速判明情況。

 

5、準確報出姓名及家長聯繫方式

「我叫**,我是'新小'(新生街小學)的……書包上有我爺爺的電話……」

正因為小女娃對個人信息的準確提供,才使民警能快速與其家人、老師取得聯繫,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VMAlife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不仅味道极佳

更符合身体对完整营养的要求

一杯59ml就能滿足您的每日營養所需。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9750_532231153483144_2021475564_n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的一個花瓶,「咚」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
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來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娶了個洋媳婦,全家人生活巨變!

中國婆婆自述...


文章標籤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fde4733-5476-e7b5-9cd6-9a952a4e1bc2

 

兒兩歲。某日,頭撞桌角,長一包,大哭。

一分鐘餘,我走向桌子,大聲問:

"桌子呀,是誰把你撞疼了?哭得這麼傷心?”

兒止哭,淚眼看我。我撫桌,沖兒問:

"誰呀?誰撞疼了桌子?"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這樣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

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的愛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有的愛讓孩子幸福,有的愛讓孩子痛苦;有的愛可以讓孩子的心靈飛翔,有的愛卻會折斷夢想的翅膀。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母親的素養,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在實際的教養中,這個主角基本上是母親,也有爸爸或者奶奶帶大的孩子。所以,我們說的這個母親,更廣泛的意義就是陪伴孩子每一天的親人,孩子的原生家庭。

而就是這些,影響著我們孩子一生的命運。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句鼓勵孩子的話,讓阿姆斯壯登上月球
   

父母真心相信自己的孩子!

就是這9個真實的案例的最關鍵之處,

不,不是相信,是堅信!

 

孩子說:我要跳到月亮上去。

媽媽微笑地說:“好呀,但是,可別忘記回來喔!”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聞留美博士王慶根自殺,心里感到由衷震撼。王慶根曾獲奧林匹克化學金牌,受到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接見,回國后曾受到英雄般夾道歡迎這個全中國家喻戶曉的任務不能說功不成名不就,為何要自殺?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是否只有考上名牌大學才算教育孩子成功?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比其他人還要迫切,可是當希望超過了孩子的承受預期,超過了孩子自身,就是拔苗助長,最后往往適得其反。很多老師習慣于讓孩子早入學,甚至恨不得盡快成為神通,于是從四五歲就上一年級,別的孩子剛入學,自己的孩子就讀完小學。殊不知這違背了最起碼的教育規律,造成后果是孩子失去了童心,越學越難,最后失去了學習的樂趣,結果會不算太好。七八歲入學,孩子大腦趨于成熟,這個年齡段入學是無數教育專家研究的結晶,你急于求成,無已自毀長城。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洛克菲勒給子女的一生忠告

   

免費午餐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聰明的老國王,想撰寫一本智慧錄,以饗後世子孫。

一天,老國王將他聰明的臣子召集來,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我要你們撰寫一本各個時代的智慧錄,去照亮子孫的前程。』

這些聰明人領命離去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完成一本洋洋十二卷的鉅作,並驕傲的宣稱:『陛下,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錄。』

老國王看了看,說:『各位先生,我確信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擔心人們讀它會不得要領。把它濃縮一下吧!』這些聰明人費去很多時間,幾經刪減,完成一卷書。但是,老國王還是認為太長了,又命令他們再次濃縮。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4948_522635641109362_2147360766_n

 

媳婦說:「煮淡一點妳就嫌沒有味道,現在 煮鹹一點妳卻說嚥不下,妳究竟要怎麼樣?」

母 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嘴裡送
……
她怒瞪她老公一眼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3385_412363528798301_924326027_n

 

中、西文化差異最典型的例子: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
爸爸回答他 "我有錢,你沒有"

對孩子,要說人話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是十幾歲的美好年華,都有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

可是,你們不好好上學,你們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你們在一起這樣↓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媽媽!
這是一份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
這份工作責任重大,
沒有假期,
沒有固定的吃飯時間,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父母全身心地陪著孩子玩耍, 還有一種更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自己玩耍, 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兩種陪伴的有機結合,才最合理。 這樣的陪伴不光是給孩子的, 更是給父母的。

 

陪孩子太累?方法不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養孩子成了大多數家庭最重的負擔,一個大人往往沒辦法帶好一個孩子, 最常見的情況是, 一個全職媽媽需要配備一個老人或者保姆, 兩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養娃這個艱巨的任務, 更為可怕的是, 甭管幾個人合作養娃, 只要參與的人都會累得精疲力盡。

所以, 我做全職媽媽時, 常常會有媽媽問我:“你家保姆在哪兒請的?”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母親最能夠忍受疼痛。

醫學上疼痛分為10級。而生孩子屬於10級疼痛。每一位母親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時,都在忍受著這樣的痛苦。


傳說,母親的心最細膩。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