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於乾隆時一部地方戲《醉楊妃》的京劇劇
目,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之一。國粹水墨動畫與京劇完美結合,堪稱一
絕。
簡述
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於乾隆時一部地方戲《醉楊妃》的京劇劇
目,該劇經京劇大師梅蘭芳傾盡畢生心血精雕細刻、加工點綴,是梅派
經典代表劇目之一。
此劇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凸顯楊玉環對帝的柔情。
20世紀50年代,梅蘭芳去蕪存精,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
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
有資料說此劇源自崑曲劇目,由其唱詞結構可見一斑,尤已開場的四平
調為京劇珍品。
由來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
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禦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
至。
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
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
情難自禁。
歷史由來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
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
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
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
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自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
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
美,二人均被升官。
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
荔枝到長安。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
六軍不再前行,太子李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動兵諫,說是因為楊國
忠(貴妃之堂兄)專權誤國,民怨沸騰,而致使安祿山叛軍勢如破竹,玄
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
六軍又不肯前行,說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
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馬嵬驛兵變之後,唐玄宗已經盡失人心,其皇權被架空,軍政實權由太
子李亨掌握。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歡迎有意者點擊【現在就免費註冊】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