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高考成績出來了,各地高考狀元也紛紛進入我們的視線。

不同於往年,今年關於狀元的討論不再是他們的勤奮、刻苦,而轉換成父母素質高、家庭條件好等關鍵詞。

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被問到「是否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時候,他這樣回答:

 

「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

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這段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它讓我們看到了「階層固化」的問題。

 

不同階層,帶給孩子的是不同教育;而不同教育,帶給孩子卻是見識的巨大差異。

熊軒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跟著父母,去過多個國家。

除了歐美等地,還在巴西住過一段時間,也去過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尼西亞等等……

在見識上,他早已高出同齡人太多。

 

許多底層的孩子,也許終其一生都沒有跨出過出生所在地,更不用說他在高中之前就已經周遊列國了。

可以說,見識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見識少,你才得過且過

許多人都有過類似感受:25歲以後,好像永遠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然後按部就班地生活。

每天坐地鐵公交上班,然後做著重複的工作,然後下班,刷一會臉書塗鴨牆,逛一會淘寶,

或是打一會遊戲,然後睡覺,第二天再重複著昨天的生活,無盡循環。

 

儘管某一天你有衝動想要更換一種生活方式,身邊的人又會用各種性別和年齡的標籤來禁錮你:

「都快三十的人,成了家就該穩定了,瞎折騰什麼」、「一個女孩子家,要學這麼多東西幹嗎」.......

於是,你就心安理得地過著日復一日平庸的生活。

到最後,你會發現你已無法擺脫這樣的生活方式了。

 

究其原因,說到底,是你見識的太少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邀請早已退位的清末帝溥儀到家中做客。

當他熱情地給小皇帝展示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畫、金石玉器時,

 

溥儀並沒有太大興趣,反而隨手指了幾件,告訴王國維說這些都是贋品。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忙碌真正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有多少?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遠遠更可怕,那些看上去終日忙碌卻對公司毫無貢獻的人,對公司的傷害才是最大的。

 

 

與「浮淺工作」相對應的,就是「深度工作」。

什麼是深度工作?

指在無幹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

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也就是說,我們永遠無法通過重複、累積的「浮淺工作」得到「深度工作」的工作結果。

例如,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在鄉村的「塔樓」呆了一年,不受打擾,

心無旁騖地進行冥想、深度思考和撰寫論文,因而才能寫出著作《心理類型》。

作者進一步從神經學、哲學和心理學三個角度深入論證了深度工作的價值,

 

 

 

 

指出這種伴隨深度工作而來的精神緊張狀態對於提升我們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科技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人類學習的速度,在未來,一些簡單、可重複的工作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可以想見,在未來踏入精英階層成為贏家的,只有可能是這三類人:

1.利用智慧機器進行創造性工作的人;

2.成為所在領域的翹楚;

3.擁有資本的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成為前面兩類人無疑比較實際。

而通過深度學習和工作,才有可能實現這一點,讓你快速掌握複雜技能,

從而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次的水準。

毫不誇張地說,深度工作,才是讓你變得不可取代的核心能力。

要擺脫低效的忙碌,就要重新審視我們一直以來習以為常的工作習慣,進而通過刻意練習,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這裡,卡爾‧紐波特提出了四個準則:

 

一、工作要深入

作者用一個公式來解釋深度工作的強度要求。 高質量的工作產出=所花時間x專注程度

首先,根據工作的性質,列出你的目標清單和工作日程。 注意目標要明確,日程要可執行。

其次,根據你的目標,找到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一次只做一件事,因為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重複,形成自然而然的習慣,達到可以隨時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並且能夠保持長時間的精力集中。

7741723  

二、擁抱無聊

如今,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讓我們有無數的選擇打發無聊時光:

隨手點開臉書、刷刷新聞、玩玩遊戲…… 百無聊賴的狀態讓我們習慣分心,不能自如地調整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因此,想要深度工作,就要把心力集中,沉下心做事情。 在什麼都不做的無聊時光,

與其頻繁地刷臉書、臉書塗鴨牆,不如專心思考今天的生活或者明天的安排。

另外,有意識地訓練專注力,比如限定使用網絡的時間,從而戒掉對網絡的過度依賴。

有成果的冥想也是很好的訓練方式。 在身體勞作而心智空閒的時候(比如慢跑、淋浴),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確的專業難題上。

 

 

 

 

三、遠離社交媒體

仔細想想,你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網絡上,對於你提高認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真的有幫助嗎?

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建議,在30天內不碰社交網絡,然後問自己: 在這30天內我的生活是否變得更糟糕了?

我所謂的「朋友」們是否真的在乎我的存在? 根據二八法則,只有20%的朋友是有價值的,而他們可以給你帶來80%的收穫。

嘗試給自己限定上網和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剔除把網絡當成娛樂消遣的想法。

四、摒棄浮淺

摒棄浮淺,其實就是提醒自己:你的時間有限,選擇深度工作方式還是浮淺工作方式, 將決定你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決定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

教育家溫妮費德‧加拉格爾說:「我將活出專注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你無法選擇想要的生活,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學會深度工作。

 

 

 

阅读是一种修养,按讚分享是種美德,看完覺得不錯,記得要分享給更

多人欣賞,覺得好不轉,那就是你不好。 

本篇文章摘取 自網絡,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 疑惑,請來信與我們告

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

VMAlife威力秀Velixir是顶级优质的液态营养补充品

不仅味道极佳

更符合身体对完整营养的要求

18839550_755201417985653_5041450318120499591_o - Copy

 ------------------------------------------------------------------

279255

免費註冊了解:【 https://guobao8452.fn.xyz/

微信图片_20180408163122 29597511_10204475114034911_8690025892829244929_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聆聽心靈的聲音 的頭像
    聆聽心靈的聲音

    聆聽心靈的聲音

    聆聽心靈的聲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